cq9电子

×

新闻动态

垃圾分类渐成文化 “台湾模式”可以为我所用
 发布时间:2014-10-28 来源:cq9电子

    首创“优良社区回收站”  

  为推动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日前台北市在岛内首创“优良社区回收站”认证机制,并为首批9家社区颁发了“优良社区回收站”标章,以此鼓励市民争做“资源卫士”和“环保先锋”。而许多原本被废弃的垃圾,在社区回收站里变“废”为“宝”,实现了可回收资源的再利用。未来,台北市还将把2000多家社区全部纳入“优良社区回收站”,让生活垃圾从源头减量,打造无味、整洁的社区。那么,这些可以“淘宝”的社区回收站又是如何运作?  

  垃圾分类渐成文化  

  10月21日,天刚亮。台北市大湖公园家小区就热闹了起来,社区回收站外面,已经有不少居民在排队,大家拎着废报纸、瓶瓶罐罐,准备将它们一一妥善“安顿”。  

  “每天上午6时至12时、晚上6时至零点,都是回收站开放时间,4年多来从未间断。”大湖公园家管委会总干事周永明说,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已成为社区文化的一部分,“大家相互监督,谁乱丢垃圾或者做不好分类,还会招来白眼”。  

  据了解,该回收站由一个卡拉OK室改建而成,里面有完善的地漏系统,地面和墙面都铺上了瓷砖,还安装了臭氧机和摄像头。在回收设施方面,设有13个专用垃圾桶、1个大铁箱。最引人注目的是,里面还有一台大冰柜,用来贮存厨余垃圾。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垃圾的功能各异,桶面上标有可回收项目,分类异常细致,包括一般垃圾、金属、宝特瓶、纸类等。而冰柜内也有两个垃圾桶,一个装熟厨余,另一个装生厨余。  

  有居民表示,一开始大家并不懂怎么分类,总是随手扔,后来管委会请专人驻守在回收站内,连续3个月辅导大家做好垃圾分类工作。3个月后,250户居民全部学会了垃圾分类,不少人称赞真是“功德一件”。目前,该回收站月均回收垃圾量6030公斤,其中以废纸、厨余和废铁比重最大,小区也多次获得嘉奖。  

  “垃圾不落地”深入人心

  台湾的垃圾分类早已深入人心,且越来越细致。自2000年实施“垃圾不落地”政策以来,垃圾车定时定点回收,市民们风雨无阻地坚守着这一垃圾处理“规则”。台北作为台湾岛上的一个市,垃圾产生量也由当年的3000吨/天,变成了现在的1000吨/天,是全球唯一实现“垃圾零掩埋”的大都市。  

  由于分类精细,许多原本被废弃的垃圾变成了“商机”。截至2013年底,台北市垃圾回收率达到67.83%。其中,资源垃圾回收率更是高达56.15%。如今,走在台北街头,你若看见人们排队扔垃圾,不妨跟去看一看,或许可以淘一淘“宝”。  

  台北街头没有垃圾桶!  

  台湾垃圾处理成功被乐道并非是近日才兴起的,在早前就有消息称,“台北街头没有垃圾桶!”垃圾分类、垃圾不落地是台湾颇可自豪的成就,不只大陆民众常举台湾为例,连外国媒体也津津乐道。那么台北街头又是如何做到无垃圾桶呢?  

  一是台湾将学校纳入环保教育,在中小学间进行大力宣传,教导学生回收纸类、瓶罐;二是垃圾车定时定点回收,丢垃圾分类收费,可回收不收费;三是对乱丢垃圾可进行查处和举报,不使用政府指定的垃圾资源袋丢垃圾也会被罚,罚款从1200元至6000元新台币不等,普通民众举报证据确凿可得50%罚金,有的垃圾检举达人年入最高300万元新台币。有消息称,在台北乱扔垃圾检举已经几乎成为了“产业”,有人还专门成立公司从事检举业务。  

  当北京的人民手里拿着要扔的东西在垃圾桶前迷茫究竟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最终无果时,台湾已经把垃圾桶取消了。每家每户的厨房里,会有至少三个垃圾桶,套着不同颜色的袋子,在自家便已实现了垃圾分类。然后拎着这些不同颜色的袋子,直接扔上了垃圾车。减少了环境污染,减少了垃圾桶的占地空间,美化了城市的容貌,减少了人力资源和物力成本。台湾垃圾处理真可谓走在国际前沿。  

  “垃圾不落地”嵌入学校教育  

  在台湾,“垃圾不落地”政策施行至今已有十余年,现在,台湾每人每日垃圾清运量下降了50%以上,垃圾回收率从20%左右上升到50%以上。台湾垃圾产量的告诉下降及回收率的激增也为正陷入“垃圾围城”困局中的各大城市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典范与借鉴。  

  可喜的是,近年来大陆各地也在频频出垃圾分类整治重拳,垃圾分类意识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但落实却是阻碍重重。事实上,“垃圾不落地”并非一朝促就,在笔者看来,要想将垃圾分类“着陆”还得借鉴“台湾模式”。一方面,将环保纳入中小学教育。都说一个民族的未来看教育,只有从小抓起,才能将环保嵌入人生价值体系中去。另一方面,严格执法,对违法行为“零容忍”。常言“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立规矩了才能让违法惩治有法可依。再者,还需创新机制,推进环卫设备及管理的升级。在完善管理体系的同时,还需不断更新完善硬件设施投入,在环境整治的过程中不至于变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信息来源:中国环保网